2018年10月15日下午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为了激励师生努力培养科研能力、提高科研素质、锤炼科研作风,我处组织研究生和科技工作者代表近400人在文科楼报告厅集中收看网络直播。
会上,中科院院士、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作了题为《做诚实的学问做正直的人》的报告,以自身的学习经历,生动阐述了学术道德、学风建设的深刻内涵,告戒大家要抛开功名利禄,静下心来,走好科学研究之路,做一名优秀的科研工作者。中科院院士、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怀进鹏作了题为《弘扬新时代中国科学家精神汇聚科技强国建设磅礴力量》报告,生动讲述了中国科学家明德楷模的感人故事,宣传了科学家回国报效祖国的典型事例和爱国情怀。
加强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是弘扬科学精神、繁荣学术创新的必然要求,是高校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高校要坚持不懈培育优良校风和学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同鼓励学生端正学风、严谨治学统一起来,让学生在刻苦学习中确立科学精神、锤炼品行情操。这为加强高校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指明了方向。
研究生既是学生,也是研究人员,他们思想活跃、精力旺盛、勇于挑战,富有创新精神,是高校科学研究的生力军。研究生学习阶段是从事较为系统的科学研究的开始,是个人学术生涯的起点,也是培养科研能力、提高科研素质、锤炼科研作风,为今后学术发展莫定坚实基础的关键阶段。因此,在研究生阶段,强调严格遵守学术规范,坚守学术诚信,弘扬学术道德,对于研究生的成长成才具有持续而长远的影响。
科研工作者是我国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后备军,应当具备崇高的精神境界、优秀的综合素质、严谨的科学思维、杰出的创新能力、深厚的知识素养、广阔的国际视野。摒弃心浮气躁、急功近利、不劳而获、投机取巧的心态,应积极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科学精神,恪守学术规范。
科研管理者既是科研服务人员又履行管理的权利,作为一名管理的执行者,在科研项目、科研经费、科研成果管理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因此,科研管理人员应加强思想道德修养,秉承公平公正的原则,严格保守科研资料,拒透科研数据。